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1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到来的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莅临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并做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总书记就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讲了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常识、要有仁爱之心。
习总书记的讲话真实朴素,非常感人。通过学习习总的讲话,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使命光荣、责任神圣。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教务处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是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全面落实讲话精神,用高质量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师德和爱心,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一流教师队伍,从而使教学质量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为用人单位乐于接受的中职毕业生。
第一,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初中毕业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学生们不仅要长身体,更要长见识,长知识,长本领。教务处要在全校范围内对广大教师进行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宣传,让每一位教师清楚,我们的职业是一种培养人的特殊工作,一个孩子的未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而所有孩子的未来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第二,通过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教师的情怀,决定了他的职业前程,高明的教师教“道”,合格的教师教“法”,庸俗的教师教“书”。教务处要引导教师增强职业价值的认可,忠诚于教育事业,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操守,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去教化我们的孩子。
第三,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一名教师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必须有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然就会误人子弟,因为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新的知识领域也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我们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也必将以牺牲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代价。打铁必须自身硬,要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也必须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学习对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念,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常教常新的好教师,也才能在时代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好的教师应该是仁师。随着招生质量的下降,在计划经济年代走过来的我们这所老牌国家级中专学校,面对着这些处在蒙胧状态的具有很多不良行为学习吃力的少年,想说爱你不容易,怎样转变自己的心态,总书记的讲话是打开爱生之门的金钥匙。当我们的教师学会了对学生的尊重,也就学会了自尊,师生关系就会变得融洽,教师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教学过程也才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一所学校的希望在教师,打造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而不懈的努力,这要求我们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人才规划,更应该有一系列的奖励教师成才的政策,要允许教师大胆创新,大胆试验,对改革做出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重奖,对教书育人效果明显的要给予奖赏,对在教育科研上有贡献的教师要给予奖励。总之,只有让每位教师都觉得有奔头,有发展的动力,有价值的体现,我们的学校就有了发展的源头和内驱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快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