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商贸学校-门户网站

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健康教育宣传之五

发表人:学生处浏览次数:167发表时间:2020-11-25 09:00:25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结核病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古代,中国称为“痨病”。
    肺结核病传染途径: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或打喷嚏使结核杆菌的飞沫播散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核菌的飞沫而被感染。健康人受结核菌感染后不会马上发病,潜伏期长、症状隐匿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发病。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症状大多由轻渐重,逐步发展,多数早期病人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低热夜盗汗、胸闷、胸痛、消瘦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少数急性肺结核病人可出现高热、吐血症状。我们就要加大筛查力度,如果晨晚检测体温,如体温升高合并咳嗽、咳痰2周以上,需到当地医疗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以排除是否患有肺结核病。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和防止播散的关键。

肺结核的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肺结核的治疗要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联合使用几

种有效药物,只要坚持服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治疗一般需12—18个月的疗程。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途停药,或者时服时停,就对药物产生耐受性,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肺结核的预防:

第一,消除传染源:学生入学前做好筛查工作,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结核病人,早隔离,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并积极合理地进行治疗,杀灭结核菌,消除传染源是切断结核病传染流行最重要的措施,也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所在。
    第二,切断传染途径:肺结核病人应该注意不与他人密切接触,不面对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帕、衣袖等遮挡口鼻。肺结核患者吐出的痰液要用纸张包裹后烧掉。传染期的肺结核病人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不可避免时要戴上口罩。有条件的家庭要让传染期的肺结核病人单独居住,不与家人过于密切的接触,避免传染家人。肺结核病人的居室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肺结核属于普遍易感。所以要求我们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乐观情绪,合理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预防结核菌感染和发病有很大好处。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劳累、熬夜,保持健康的体魄,都有利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环境感染控制:一般情况下,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空气流通较少。建议采用以下控制措施
    1、自然通风或者机械通风方式,每日通风时间不小于2小时。2、紫外线照射消毒,在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人员的指导下,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宿舍等可采紫外线照射消毒。3、也可选用0.5%-1%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或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熏蒸低容量喷雾的方法进行处理。

复学管理:学生经过规范治疗1年以上、完成疗程并取得治疗地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可复学证明。学校根据本学校的具体要求决定学生是否复学)。

复学后间隔3个月、6个月、一年复查一次并提供石家庄市五院的复课证明。 

                                      医务室  学生处

                                      2020年11月12日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