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商贸学校-门户网站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备赛注意事项

发表人:基础部浏览次数:259发表时间:2020-06-24 16:26:34


近年来,基础教学部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通过教学交流会的形式,我们将备赛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准备比赛前一定要对参赛文件细致解读,在提交的材料中严格落实文件的要求(这个很重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课程标准项目设计要模块化、单元式、项目化,对课程内容做优化整理,这样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3.教学过程、教案设计要多琢磨,深挖掘,符合课程内容且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流程,还要做到前后一致,环环相扣(这个是最难最重要的,自己创意点最集中的地方);

    4.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是符合本节课的实际知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

    5.研究评分标准,以方便提交材料和教学过程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6.格局要大,眼界要宽,不局限于一个单元项目,要树立学科意识、专业意识、团队意识;

    7.专业知识务求精益求精,要跟上变化,不断学习,积极调整,适应大环境;

    8.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想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教育、工匠精神;

    9.教学设计中体现“三教”改革;

    10.要有冠标意识,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选取参赛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

    11.一定注意各种文档要使用标准格式,不需要华丽,要实在;

    12.需要上镜的家具教具干净整洁、摆放有序,体现时代感;

    13.缜密全面,精益求精。缜密全面体现在无论是前期分析文件还是设计、制作参赛作品的过程中,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精益求精,体现在教学本身和对作品的打磨上,要给队员打磨的时间;

    14.比赛中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当具体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要求,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如:部颁课程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X证书制度内容等),参考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科学、规范制定;课程标准应当包括课程性质、任务、目标、结构(模块构成和学时安排)、内容简介、实施建议等内容;应当附有实际教学班级的授课计划表(含具体时序)。作为附件的课程标准还应当注意:是否清晰体现参赛内容及其安排,参赛内容是否连续、完整,是否满足参赛学时的最低要求(公共课不少于12学时,专业不少于16学时、专业二组实训教学不少于6学时)。

    15.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要求提交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要求进行修订完善,但还是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种仍然是各院校原有的体例格式,没有按照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另一种完全照抄2019年文件内容,没有学校层面实施的具体要求。而提交的课程标准没有很好地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制定,规范性更有待加强,课程要求、时间进度、实施保障等内容还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教案设计的依据,视频是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实施报告是整体教学活动的总结,现场决赛的教学设计讲解是教案中的一个学时,模拟实际教学是教案中的一个片段,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要求非常明显。但是实际参赛资料和现场展示中还是存在着前后脱节、说法不一,甚至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等问题。

   16.比赛要正视信息技术的使用

信息化是教学的形式,是对内容起辅助作用的,而不能本末倒置,把形式作为重点。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还是要重视内容的。虽然参赛作品关注了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但问题依然存在,如:追求“多”“新”轻视“度”“效”,用于“教”“学”忽略“管”“评”;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维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分析教与学的行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实践教学中特定问题,与信息技术创新融合的优秀案例还比较鲜见。

       (张彤华、郝雪莹、赵华萍、贾利宁、马巍巍、李霞老师)


logo